时间:2021-4-12来源:本站原创 作者:佚名 点击: 61 次
北京中西扁平疣医院 http://news.39.net/bjzkhbzy/210115/8593538.html

在瑞丽,每天睁开眼一看,都快九点了,天才刚亮一会。磨蹭着起床,洗漱,坐在院子的长椅上发个呆,还没等吃早饭,就中午了。所以在瑞丽的每一个早晨,几乎都是厚颜无耻、名正言顺地从中午开始的。

瑞丽其实不算是一个旅游业很发达的城市,也正因为这样,它还保持着小县城原本的模样,有点松散,有点无序,有点土气。这是个边陲小城,瑞丽江的那一面,就是缅甸,当地人告诉我们,有时候,能听到对面传来的隐隐的炮火的声音,战争离得如此之近。

可是当我骑着共享单车,穿梭在这城市的大街小巷,老人们在街边的树荫下抽着烟袋,迎面走来的女人们,长长的筒裙飘拂摇曳,一天中碰到的人里,总有一多半是说着生硬普通话的黝黑的缅甸人,阳光安详明亮。这混沌而奇特的一切,交织在一起,大约就形成了典型的瑞丽气质:自在,包容,闲散。

时间在这里,似乎也放慢了,拉长了。每天去一个景点,慢悠悠地,不急也不躁。如果听说附近的集镇有赶集,我就坐着公交车,跟满车的老乡们一起摇晃着,去往集市。

姐相的集市是比较大的一个。车到镇上,呼啦一下人几乎下光了,原来都是来赶集的!市面上的货品琳琅满目,吃的喝的用的装饰的,让人眼花缭乱。行走期间,有种丰足的,富饶的,喜气洋洋的热闹感。

卖包浆豆腐的小食摊前,小男孩伸着脖子,小心翼翼地接过妈妈手中煎好的豆腐,送入口中。

瑞丽温暖,鲜花四季不断,人们把花买回去,用来供佛。这和东南亚几个国家的习俗,倒是一致地相似。

集市里有很多卖吃食的摊位,每一家摊子上,都坐满了人,果然民以食为天啊。这家是最热闹的,据说他家的牛杂汤,最鲜味。

瑞丽冬天的早晨,温度大约在十二三度,一碗热气腾腾的牛杂汤,就把寒气驱赶得无影无踪。

到了瑞丽,银井寨是一定要来的,这是著名的一寨两国。

在这里,能看到一井两国,一院两国,一岛两国……中国的藤蔓爬到缅甸去结瓜,缅甸的鸡来中国下蛋,植物和动物,俨然担任了民间了友好大使的重责。

小水沟的那一边,就是缅甸,不过一眼看过去,跟中国的农村似乎也没什么两样,手机是中国的网络,甚至屋顶的太阳能热水器,也都是中国造的。边民们自由来往,很多缅甸人,在我们这边做生意。

缅甸金塔。

看风格,似乎复制了仰光大金塔,寨子里还有很多缅甸国内的著名景点,比如蒲甘的佛塔,勃固大金石等。

听说姐东崃有一棵榕树王,独木成林,于是我走了很远的路,找过来。

这是树王边上的大佛,竹篾编造的,人们给大佛穿上了衣裳,这和内地的寺庙,大相径庭。

榕树枝条上生长的气根,垂下来扎入地面,形成新的树干,周而复始,枝干和气根交织在一起,一棵树,就慢慢长成了一片林子。

也不知道这棵榕树王,到底有多大年岁了?地上铺满了厚厚的落叶,蚺虬状的树根露出地面,巨蟒的躯干一样,让人不由自主地心生敬畏。

傣家村村有寺庙,村里的男孩,长到九岁,就要被描眉搽粉,打扮得花团锦簇送进寺庙当和尚,最少要当满四年,在寺庙里学习傣族文字,传统的手工艺,以便还俗以后,有安身立命的本事。

这是几个勾肩搭背一起出来玩耍的小和尚,看到我拿着相机站在路边,冲我做了个鬼脸,飞快地跑了过去。

姐告口岸面积仅1.92平方公里,与缅甸木姐镇毗邻。在瑞丽,国境线都是以瑞丽江为界限的,只有姐告是唯一的跨江村镇,直接与缅甸相连。

大约在年之前,游客是可以从这个口岸直接通关去缅甸的,后来缅甸北部战火不断,口岸就关闭了,现在只允许边民通行。有点遗憾,原本从这里出境,只要半天时间,就能到达缅甸中部城市曼德勒。当年,多少背包客前辈们,走的正是这条路。

除了到此一游的游客,广场上都是缅甸人。

看这两个穿红着绿的缅甸妇女,头顶大果盘,招徕游客跟她们合影,以挣几个零花钱。脑袋顶重物,是缅甸人的日常基本功,在缅甸本土,到处可见头顶水罐、杂物自若行走的男男女女,夸张点的,头顶的物事能超过半人高。

中缅街的一边,国境线被铁丝网拦得严严实实,但就算这样,机智的缅甸人依旧捕捉到了商机,他们在铁丝网的那一边,一字排开密密的摊位,出售一些本国产的小玩意,白虎膏,香烟,防晒霜之类的。

铁丝网的密度非常大,离得远了,就看不清对面有些什么。这个把头抵在网上,认真地看着里面的人,不知道是游客,还是边民。

凑近网口拍到的小摊子上的售卖物品。

街道上也有不少缅甸小孩,大的带着小的,看到游客模样的人,就小声用普通话说着“一块钱一块钱”,胆子大的,还会来拉你的衣服。但是,如果你发了善心,真的给了钱,那么呼啦一下子,周围所有的小孩都会围过来,很难脱身。

骑着小电驴到处转,误入路边这个景点。

进去了才知道,这是个傣族的奘房。所谓奘房,即寺庙,是佛教徒出家修行的地方,同时也是当地民众聚会议事的地方,也担当着学校的角色,孩童们可在奘房读书学习。

奘房修建得很现代,不过院子里散落着一些佛塔和雕塑,十分有趣。慢慢走着,发现这些雕塑里,每座都蕴含着一个佛教故事。

传说释迦牟尼的前身是善慧童子,有天他在路上行走,遇到燃灯佛。他发现地面有一滩污水,心想佛是赤足行走,这污水一定会弄脏了佛的双脚,就扑在地上,让燃灯佛从他的身体上走过去。

我看了半天,觉得这组雕塑,多半讲的是这个故事。

看这佛塔的尖顶,会以为自己到了泰国,或者老挝、缅甸,十足的异国情调。

姐勒金塔是瑞丽最古老的佛教建筑、佛事活动场所和旅游景点,几乎每个来瑞丽的游客,都会来探访它。从城里坐公交车即可到达。

可惜我来得不巧,整个塔身正在粉刷出新,被脚手架围得严严实实,难见真容。当地的大叔告诉我,要等差不多六月份,才能完工。

塔边的架子上,会有这样土陶的水罐,里面盛满清水,供往来的行人饮用。这是傣族人朴素的善行。

我坐在大树下的阴凉里,和大叔拉着家常。天是湛蓝的,塔尖在脚手架的缝隙里闪着金芒,忽然觉得,就算没有看到它的真面目,也没有关系啊。

从瑞丽坐小面包大约四十分钟,就到了畹町。

畹町是最小的国家级口岸城市,本地人口只有一万人,可是畹町在抗日战争中承载的历史使命,却成了很多人不远万里前来探访它的最大理由。

畹町桥。共有两架桥横在河上,一架供游客观光拍照,一架由战士把守,只有两国边民才能通行。河的那一边,就是缅甸九谷镇,边民自由来往,友好互市。所以别看畹町小到几乎袖珍,却是各国物资的集散地:欧洲的化妆品,印度、巴基斯坦等国的首饰及工艺品,缅甸的小食品、珠宝玉器,在这里都可以买到。

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,日军封锁了所有的对外海陆通道,为了打通国际交通线,我滇西二十万同胞以血肉之躯筑成滇湎公路,三千多名海外招募来的南洋机工日夜兼程,将大批国际援华物资通过畹町桥运往抗日前线,十万远征军将士踏着畹町桥出境抗日。

畹町桥默默地见证了这一切。

街边的大牌子下,一个穿着笼基的边民走过,我看不出她是中国人,还是缅甸人,无论如何,远离了大半个世纪前的战火和硝烟,这一刻的阳光,是如此宁静。

畹町虽然小,可玩的地方却还有,畹町桥,中央银行旧址,南洋机工纪念碑,史迪威公路起点……居然出乎我意料的整齐。

这栋楼,就是民国时期的中央银行旧址,底层居然还是骑楼的设计,门楼上攀满了青藤,年代感扑面而来。

位于山顶的南洋机工纪念碑。

滇缅公路修成后,大批国际援华物资从这里运往国内抗日前线,一时驾驶、维修人员奇缺,前线后方纷纷告急。一九三九年,在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号召下,来自马来西亚、新加坡、泰国、缅甸、越南、菲律宾、印度尼西亚等地的三千两百多名青年机工,分批回国支援抗战。他们中,有一千余人牺牲,一千余人在抗战结束后返回侨居国,还有一千余人留在中国生活。

这是云南人民为他们建造的丰碑。

下得山来,在街边找家缅甸风味的小吃点,要上一碗泡鲁达,休息一下。

三角梅开得烂醉,花叶交织成艳丽的网,微风过处,花瓣就慢悠悠地飘落下来。

在瑞丽,如果想看纯风景,那莫里热带雨林一定是首选。

整个景区小而精致,攀满寄生藤蔓的参天大树,散养的在草地上旁若无人地踱步的傲慢孔雀,飞泻而下的瀑布,温泉,山阴道上,满目青翠。

走进去,就被茂密的植物包围了,空气似乎都是透明的。

清澈的溪流在山道边流淌,一路相随。

尽头就是莫里瀑布,巨大的白练似的从几十米高的山崖上倾落下来,发出阵阵轰鸣,还没走近,蒙蒙的雨雾就扑面而来,湿了头发衣衫。可是尽管水流从高处跌落的冲击力如此之大,潭水还是清澈见底。

传说这是佛祖在此地修行时,沐浴的地方。水温常年保持在20度左右。我把手伸进池子感受了下,果然是温的。好想脱了鞋,坐下泡个脚啊!

在瑞丽的最后一天,我把时间都放在了市内游览上。天主堂,基督堂和佛国禅院,都在同一区域,相隔不过几百米,可以一次看完。

这是个天主堂,大门右侧有小型的圣母山,非周末,并没有做礼拜的人,因而静悄悄的。几个年轻男孩子坐在院子里的大蓬下聊天,看到我进来,热情地问我需要帮助吗?是不是教友?当我回答不是的时候,他们表示,可以自由参观。

教堂是新建的,也谈不上华丽恢弘,可是逛了一圈,坐下来,跟那几个景颇族男孩聊聊天,听他们说说景颇族的风俗习惯,在他们的热情邀请下,吃着递上来的水果,也是件让人愉快的事。

从天主堂出来不过几百米,就是佛国禅院,而马路的对面,就是基督堂。

各种教派在这里和谐共处,多么好。

瑞丽还有一条“印度街”,这里聚集的,都是来中国做生意的缅甸人和印度人。街边店铺上的招牌,倒有一多半是看不懂的弯弯曲曲的蚯蚓文,扎着长布裙的黑黢黢的男人们走来走去,光从长相上,也无法辨认出他们到底是缅甸人、孟加拉人,还是印度人。

小街不长,也有点杂乱,谁家播放着异乡异气的音乐,让人感觉,好像真的到了国外一样。

我踩着共享单车,在大街小巷里穿梭。

路边依次排列的佛塔。如果把你蒙上眼,乾坤大挪移到瑞丽,你一准会以为自己到了东南亚其他国家。

这里是以前的东门,也叫老城子。

城楼是新的,然而城墙下车水马龙,小吃摊上的主妇正在大声卖力地招呼着顾客;卖水果的大叔看到我拿着相机东拍西拍,对隔壁卖包子的大嫂子说:看,我们都觉得这个城墙没什么好看的,可是有文化的人喜欢啊!

忍不住莞尔。

这是红尘里特有的喧嚣的、热腾腾的烟火气息。

大叔热情地指点我,穿过城门,里面有个庙,可以去看看。

沿着宽阔的马路一阵猛骑,就到了瑞丽江广场。

广场如今成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地方,知青纪念碑就在入口处。

纪念碑的两边,是反映当年知青割胶、教书、犁田、种植的红砂石浮雕,展示了当年知青上山下乡在边疆山寨的工作生活场景。

江边大道也是广场的一部分,有车通行,但更多的人,是把车开到这里,停在路边,吹一会江风,在小贩的摊子上买一点小吃,打发半天时间。

瑞丽和缅甸的国境线,是以瑞丽江为界的,所以当我看到对面的高楼大厦时,很自然地疑惑起来,缅甸怎么可能如此繁华?再一看,那横在江上的,不就是前几天走过的瑞丽江大桥嘛!对面那一小块,是瑞丽唯一的跨江村镇,我们的姐告口岸啊。

江边的行道树,碧绿的羽状细叶婆娑地伸向路中央,我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树,看起来很像凤凰树,而如果真是凤凰树的话,那到了开花的季节,满树都是火一样的花朵,该有多么美啊!

我站在路边,痴痴地、一心一意地地幻想起来。

在瑞丽,缅甸风味的小食店到处都是,趣怪的是,这些小店,清一色都叫“XX冷饮店”,但店里不但卖果汁奶茶冰饮,还兼售炒饭炒粉等,你只管走进去,填饱肚子。

这是典型的缅甸小吃泡鲁达,椰汁里放上各种水果粒,椰子肉,西米露,几片炸得香脆的干面包,又甜又香,几乎能管个半饱。到了瑞丽,我就爱上了泡鲁达,每天必须吃一碗。

第二爱的是牛油果汁,在缅甸人的菜单上,又叫酥油汁。鳄梨单吃会腻,但是打碎后加糖稀释,那简直是无上的美味!

烤糯米饼。扁扁薄薄的饼子用粽叶包着,有人要吃,就放到炉子上烤,几秒钟,饼就开始膨胀酥脆,烤完卷起来,撒点辣椒面和酱,是本地女孩最爱的小食。

卖烤饼的大婶子,用生硬的普通话告诉我,她是缅甸的傣族,租了房子在这边做生意,每个月能挣不少呢。

对于我这样背包客出身的行者来说,在旅途中的落脚点,如果有选择,肯定是青旅。

所以我这次下榻的,是瑞丽伊洛瓦底青年旅舍。旅舍的主人,是我11年去越南柬埔寨旅行的时候,在路上认识的小伙伴小马。小马和我算半个老乡,开朗,热情,阳光,眨眼他在瑞丽已经四五年了,成了个瑞丽通。我每天睡到十点起,一边伸着懒腰一边下楼问小马:今天去哪里比合适?

旅舍是个独栋三层小楼,地段很好,离瑞丽客运站只有几站公交,非常方便。

我呆了六天的小窝,有个小阳台临街,门口大树的枝桠一直伸到阳台上,郁郁葱葱,清凉无比。

旅舍一楼的公共空间。白天静悄悄的,一到晚上,人都回来了,聚集在这里,谈天说地,煮酒烹茶。

有个柳州妹子,甚至背了一套茶具出来,每天晚上在大厅炮功夫茶招呼我们,西瓜,花生,枣,木瓜……混搭。我就赤着脚趿拉着拖鞋下楼,冷了,上去扯条毛毯裹着,继续下楼,缩在毛毯里劈情操——瑞丽冬暖夏凉,不过这个时候,温差还是有点大的。

小马的旅舍里,有最正宗的缅甸蜂蜜,牛肉干,和芒果干。

前台坐镇的是个胖墩墩的缅甸小妹,不管你跟她说什么,她都憨憨地冲你笑。有时候小马会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热点内容
  • 没有热点文章
推荐文章
  • 没有推荐文章
  • 网站首页
  • 网站地图
  • 发布优势
  • 广告合作
  • 版权申明
  • 服务条款
  • Copyright (c) @2012 - 2020



    提醒您: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